2024-04-29 08:30:34 | 学涂社
科目一(1-3)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以身作则。题干中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说明王老师的行为起到了模范性作用,以身作则,是为人师表的体现。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廉洁奉公,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行为,不得以权谋私。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故排除。
C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应当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热爱学生,是指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中,依法执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之一,它要求教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题干中,当刘老师发现小明课上写情书,没有公开泄露情书内容,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自觉遵守了《教师法》的规定,做到了依法执教。D项正确。
A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严谨治学要求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解析: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王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所谓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材料中的王老师支教10年,把自己的青春与时间奉献给了这个乡村,体现了自己的爱岗敬业。
其次,王老师做到了关爱学生。所谓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的王老师幽默、热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充分体现了其对学生的爱。
再次,王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所谓教师育人是指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也通过练书法、打乒乓球、办小报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培养了学生乐观、开朗、阳光的性格。
最后,王老师做到了终身学习。所谓终身学习是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的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传授学科知识,课下带领学生做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材料中王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有的职业道德,唯有向王老师学习,才能称自己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科目二(4-10)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阶段:(1)组建阶段;(2)核心形成阶段;(3)发展阶段;(4)成熟阶段。处于核心形成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B项正确。
A项:处于组建阶段的班集体中的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还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大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的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处于发展阶段的班集体不仅是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多数学生已经能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学生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其中,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题干中,欣欣和她的同学们能够在班级管理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见欣欣和她的同学们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了班级管理,这属于民主管理模式。C项正确。
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B项正确。
A项: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是班集体的舆论,并非班级秩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共同倾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班级管理方法的识记情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A项正确。
B项:调查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书面材料分析法指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都是具体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其中,规律之一是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循循善诱,等待时机,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学生的品德。教师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D项正确。
A、B、C三项:属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但与本题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1)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3)德育内容是用以影响和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政治和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化的客体;(4)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C项正确。
A项:德育影响不属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内容和德育环境均不属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德育环境和德育影响均不属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解析: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如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要想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班主任在刚接到一个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是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的,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班主任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锻炼学生。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6)班主任还应该重视个别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于后进生的教育。
: 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22.5.30)
科目一(1-3)
1.【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题干表述,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3.【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科目二(4-10)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因此,C选项正确。AD选项,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即包括了教师的教,也包括了学生的学。AD选项说法片面化。B选项,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缺一不可。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择C选项。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以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科研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要以教学为主。C选项,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学校教育工作并非以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为中心。D选项,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但这不是要求学校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搞教学,还需要兼顾学校的课外活动等。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择B选项。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知识点。选项A,可接受性原则又称为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激励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选项B,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选项C,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选项D,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强调按照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故本题选B。
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识记分类的理解。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识记者面对的本身就是没有意义或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如历史年代、人名等;一种是面对的材料有意义,而识记者缺乏相应的理解,如幼儿学习古诗。意义识记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
选项A,小明根据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是把握了材料的内在联系来记忆,是意义识记的表现。
选项B,单纯的圆周率的记忆是机械识记,学生只是单纯的记住了这些数字,并没有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选项C,通过历史的先后顺序识记历史时间,这些历史时间本身没有含义,属于机械记忆。
选项D,诵读法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记忆方法,包括朗读和诵读两种。学生通过诵读法记住了单词,没有涉及到对单词的理解,属于机械识记。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择A。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品质。
选项A,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
选项B,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根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具有批判性的人,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根据客观指标和实践观点来检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及结果。
选项C,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是指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全面细致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选项D,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速度,是指能单刀直入的指向问题核心,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
题干中“似雷电行空,如水银漫地”强调周总理思考问题时速度很快,与之契合的是思维的敏捷性,因此本题答案选D。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
A选项,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
B选项,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C选项,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D选项,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题干中技术工人在维修的动作中进行思维,属于直观动作思维。故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解析:
第一,要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第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锻炼身体;
第四,培养幽默感;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学涂社
相关试题: 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22.6.21)学涂社(https://www.cjqi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22年(3月15日)的相关内容。
1.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
A. 社会 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2.通过分析幼儿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研究方法称为( )。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知水平 B. 情感 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4.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不担任以下哪一个角色( )。
A.支持者和资源者 B.示范者
C.观察者 D.指导者
5.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
A.促进每个儿童平均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核心为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故答案选B。
2.【答案】C【解析】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故答案选C。
3.【答案】D【解析】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故答案选D。
4.【答案】A【解析】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担任着准备者、观察者、指导示范者。故答案选A。
5.【答案】A【解析】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①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②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③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是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原则的体现。故答案选A。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 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6.21)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学涂社。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涂社:www.cjqian.com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2022.6.21)科目一(1-3)1.【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考试每年3月和11月各举办一次。📅报考时间上半年度报考时间一般为1月,第二次报考时间一般为9月。📜法律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条规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补考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全部及格的,发给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当年考试
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2022.5.30)【0.1元2022下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证笔试-100课时备考领学作战营】科目一(1-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以身作则。题干中有位学生将几片纸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每年笔试三月和九月,面试五月和十二月。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官网发布信息可知,每年的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是在3月和9月,面试是在5月和12月,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上半年笔试在3月11日,面试在5月13日,下半年笔试在9月16日,面试在12月9日。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共分为两个科目,即《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每年几月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一年
教师资格证每年的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每年的考试时间如下:教资考试时间:笔试时间在3月和11月,面试的时间在5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往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1、2022年笔试考试时间:上半年2022年3月12日;下半年2022年10月29日。面试考试时间:2022年5月14日;2023年5日1月7日-8日。2、2021年笔试考试时间:上半年2021
每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笔试时间是3月和11月。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发布的通告信息可得知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时间是在每年的3月和11月,面试时间是5月份和第2年的1月份,但是具体考试时间以报名公告要求为准。教师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是考试过程当中不能携带手机等各种无线通讯工具,提前熟悉考场,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每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时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考几天?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小时,分为上午和下午,只需要考一天,具体时间如下:1、上午9:00-11:00考试科目:综合素质(幼儿园)、综合素质(小学)、综合素质(中学)。2、下午13:00-15:00考试科目: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3、下午16:00-18:00考试科目: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学科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场考试多长时间?教资考试时长都是两个小时。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时间为下午13:00-15:00,教资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时间为下午16:00-18:00。教资科目三考试内容教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中学教资考试科目三的内容,考查内容:按每个学科的教资考试大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
2024-04-21 00:29:57
2024-04-21 07:35:58
2023-06-17 17:11:53
2024-04-21 06:17:12
2024-04-19 22:48:24
2023-06-28 2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