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 21:38:37 | 学涂社
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国内报考人数最大的准入性考试之一,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考试难度和考试的通过率都是让考生相当紧张的数据,如何备考才能在这场考试中顺利通过呢?我为大家整理了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具体考试内容介绍与解析,快来看看吧!
笔试知识
1.科目一——综合素质
看这个名称你就懂了,既综合,又素质。无论哪个学段,考情题型一模一样,知识点稍稍有一点点差别,在下面给你一题一题的分析!
第33题50分,是一个材料作文,年年基本都是议论文,让你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千字论说,最近几年常见的主题有挫折教育、理想梦想、社会发展与传统价值、规则与破例等等。
第32题14分,是大阅读,其中第一小题文本定位找原句,第二小题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概括,难度基本高考水平。
第31题的材料分析14分,只有一种问法,请用职业道德进行评析某老师的行为。
第30题的材料分析14分,有三种问法,请用教育观评析老师行为,请用学生观评析,请用教师观评析。以上两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题面400字左右,作答时要条分缕析,不能直接小作文。
选择题一共29道题,每题2分:
第29题的图形数字推理有点难但有方法,不想努力的话,2分放弃也行;
28题概念关系超级简单,常见的是词汇的关系题,偶尔出现过命题关系;
26-27题是Word、Excel、PPT的软件使用,了解一下理论,打开软件熟悉界面和操作基本上问题不大;
17-25题是文化素质,内容既多又杂,上到天问宇宙大爆炸,下到地理帕米尔高原有多大,无论是苏轼李白写了啥,还是苏联美国因何而打架,全考;
13-16题考职业道德行为,通常会在题干里给出一个情境,因此不仅得记住关键词,更要理解内涵更够对应。;
5-12题的法律法规基本都有案例,偶尔有常识性的理论性问答。主要涉及的法律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联合国儿童公约》(幼儿);
1-4考职业理念,具体场景对应三观,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小学)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幼儿)、新背景下的教师观。
2.科目二
(1)幼儿园
单选题10道,每题3分,满分30。学前儿童发展部分占3-6题,学前教育原理占2-5题,其他部分占0-2题。
简答题2道,每题15分,满分30。论述题1道,满分20分。这两道大题的考点集中分布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他章节也有少量涉及。一般都会直接问书上的原话或者变一种问法,答案都在书上,背会了再加适当阐述就可以。简答题做答需要注意言简意赅,论述题做答需要结合生活,适当举例。
材料分析题2道,每题20分,满分40分,考点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一般会给一段材料,要求分析材料中幼儿或者教师的行为,以及给出解决措施或者培养策略。考生需要精准定位知识点,活学活用。
最后一道大题是活动设计,满分30分,主要考察第七章内容。要求根据主题或者领域写一篇活动设计。活动目标要写得全面、概括,活动过程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有亮点。
(2)小学
一句话概括,相当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再加一道40分的学科专业教学设计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小学教育、课程、学生教师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30分,要求精准记忆。
第二章,学生指导,包括普心、教心的主体部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从皮亚杰的感前具形,到小学生营养卫生健康疾病。占到40分左右,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第三~五章的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三章的主观题占比较大,材料题出题频率高,占30-40分。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最后两章,关于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最后一道40分大题,包括语数外、音体美六个学科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会写规范的完整的教案。当然,你只需要学习这六科的其中之一即可。这部分分值比重大,专业性强,是拿分的难点。
(3)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发展、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40分的内容,主要是单选和简答,理论性强,要精准记忆。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的课程、教学和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三根顶梁柱,难度大,内容多,材料题比重大,加起来考50分左右。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第四第五章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就是普心和教心的所有内容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又占到50多分,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最后一章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是两学的交叉点,每年考10分左右,可以次要把握。以上八章,都有辨析题的出题点。
3.科目三——专业知识
选择报考中学就要面临专业知识的暴击,基本上就是高考难度,刷刷题问题不大哈~虽然说国考教资不限专业,但还是觉得尽量专业相关相近,一是专业知识上省点劲儿,二是教招的时候也能放心。
四、你必须表演的——面试表现
面试项目主要考查职业认识、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等。
具体的环节主要包括了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不需要你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是要表演出“最适合做老师”的自我。结构化部分考官随机从题库中抽取两个问题,你进行作答;试讲部分现场抽题,备课20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部分,试讲结束后考官针对刚才的试讲问一两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涉及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或者刚才试讲的小失误,当场作答。知识上的储备都在日常,面试重要的是面对面观察你的言谈举止,感受你的气质气场!
1、教育目的________。(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____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____,____,____。(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____的制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____。(培养目标)
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的关系。____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____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普遍与特殊,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8、教学目标是________。(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9、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的关系。(具体与抽象)
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和免费教学视频,请加入点师成金交流群:294085100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必备考点的相关分享,送给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1. 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2)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4.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换言之,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5. 学校教育: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6.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7.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1)广义的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9.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0.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
11.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2.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13. 必修课程: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14.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隐性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随机性等特点。它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15.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体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16.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7.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学涂社
18. 课程评价: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19.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20. 课外活动:又称课外教育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1. 教材: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2.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3.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4.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25. 教学组织形式: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26. 班级授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学生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7. 道尔顿制:一种教学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 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8. 特朗普制:一种教学形式,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灵活的教学时间,教学形式包括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和个人作业。
29. 教学策略: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30.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31. 班级管理:是一个报考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2.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3.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34.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进行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鉴定的评价。
35.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极结果的评价。
36.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则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7.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38.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常考概念 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概念关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具体考试内容介绍与解析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涂社。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是必须要参加的考试。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考试科目、获取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是必须要参加的考试。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考试科目、获取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详解中学的教师资格证分为初中各个学科教师资格证和高中各个学科教师资格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中学每个学科必考的内容,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难度更大一些,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重点是中学教学、中学学生心理、中学德育。综合素质相对比较简单,大题一般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念。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个性2.自我意识3.需要4.动机5.兴趣6.气质7.性格8.能力9.智力分化论10.智力复合论11.智力内容变化论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招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招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最能够解释“孟母三迁”这一典故的教育理论是()。A.人本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2.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A.视觉编码B.语义编码C.听觉编码D.情景编码3.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
2020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导读】我们知道,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学段考试科目还有一科,那就是学科科目考试,考的学科不同,对应的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的是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学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语文学科知识,数学对应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2020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1.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行为表现,因为在言语和行为中,行为更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个性。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本文将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证书。📝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学历要求在校专科、本科、成考、自考、网络教育学历,需要毕业才能报考。📅申报要求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
2023-07-11 09:18:17
2024-04-21 00:29:57
2023-06-24 22:24:43
2024-04-21 07:35:58
2024-04-21 06:17:12
2023-07-10 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