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难不难,多少分能录取?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成人高考难不难,多少分能录取?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成人高考难不难,多少分能录取?
成人高考入学考试并不难。
专科起点升本科与高中起点升专科都只需要考三门,高中起点升本科也只是在语数英的基础上加一门史地或者是理化(根据你所选的专业,文史类为史地,理工类为理化),满分450的情况下,只要考取120分左右就可以被录取了。
例如:山东省2019年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网上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给大家参考一下
山东省2019年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网上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函授录取分数线如下:
一、专科起点升本科文史类:120;中医类:120;艺术类:100;理工类:100;经济管理类:100;法学类:120;教育类:120;体育类:100;农学类:100;医学类:120;
二、高中起点升本科文史类:120;艺术类:100;理工类:120;
学涂社
三、高中起点升专科文史类:100;艺术类:80;理工类:100;体育类:100。
通过以上分数线可以知道450分考到录取线的分数真的不难,考试科目少,大部分题目也是基础题,复习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国家在成人高考考试方面还有优惠政策。
扩展资料
2020年成人高考最新的优惠政策-免试:
1、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考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经本人申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招生学校同意,可免试入学。
2、奥运会、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8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6名获得者;亚运会、亚洲杯赛和亚洲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6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3名获得者;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的奥运会项目前3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冠军获得者。
上述运动员经本人申请并出具省体育局审核的《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推荐表》(国家体育总局监制),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招生学校同意,可免试入学。
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 (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相关项目考核合格证,经审查合格可申请免试就读山东省的成人高校专升本。
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兵役退役考生或普通高职(专科)在校生服兵役,退役后继续完成学业的考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和接收地民政局的证明信,可申请免试就读山东省的成人高校专升本。
高考系列谈(4) || 现在农村孩子为什么很难进名校?
伟人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要“消灭三大差别”,具体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有志的农村青年往往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离开农村,吃上“商品粮”,争取做一个脑力劳动者。
以前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路是比较狭窄的,上学差不多就是唯一的门径。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就是推荐上大学,在我们村就有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上了在武汉的一所体育学院。之后,恢复高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能够考上中专也是国家包分配,具有“干部”身份,更不用说专科生、本科生了。
数十年过去了,“三大差别”问题依然存在,不然,就不会花大力气开展脱贫攻坚,就不会在浙江省等地方开展“共同富裕”的试点工作了。
这种差别,比较集中地体现为农村户籍的孩子上大学的劣势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果从上大学的数量看,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下降的。记得2009年一位时任领导人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近几年有相关统计显示,农村学校学生占比超六成,乍一看,并不处于劣势,表明农村学生深造的机会并没有明显减少。
但是,如果从质量看,情况就比较突出了。有数据显示,城市学生高考分数平均比农村学生高出约四十分。而且,农村学生上大学多数是在二本、三本、专科(职业)院校。相反,在类似985、211或“双一流”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孩子的占比可谓每况愈下。比如,某顶级学校的生源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87-1998年间的20%-40%,下降至2000年以后的10%-1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中。
于是,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也有人说,“农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超六成”并不值得喝彩。
其实,近些年,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有提前批录取的同时还推出了推出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优师计划”等,主要是让农村孩子可以相比普通批录取线低一些的成绩进入重点大学就读。该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分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目前有九十多所重点本科院校实施了这项计划。应该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难的窘境。
这种依靠特定计划获得上重点大学机会的情况,在我上大学时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以及之后许久是不存在的。那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然,是指在同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同一届考生,事实上,在考同一份试卷的情况下不同省份的考生进同一所大学录取分数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比较大)。
现在竟然需要通过特定的政策扶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尤其是“脱贫县”“边境县”——这些县主要是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孩子们教育均衡问题,可见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尤其是上名校的路可谓道阻且长。
当然,即使是现在,农村孩子能够上名校甚至是顶级学校的例子也有。前两天就看到一个报道,说的是江苏沭阳——地处苏北,在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属于比较欠发达地区——一户农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3个孩子中只有老大上了211,下面两个考取的都是清华大学。
所以,总的趋势是,农村孩子上大学几率比较高,但进入名校就读的可能性不高。假设高等教育没有迈向大众化,还是停留在世纪之交,就意味着许多目前在高职高专或二本三本读书的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直接表现为高等教育层面。
究竟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当下农村孩子进入名校就读的通道呢?俺有很多亲戚、朋友、老乡就是农村或来自农村的,许多年来也听了不少相关的故事。通过观察,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教育资源的匮缺。
教育资源主要看教师的配备,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配置,教学的智能化等。比较集中的指标,就是看生均经费的多少。
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预算主要取决于县级财政状况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显然,县级财政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很多情况下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此外,相对贫困地区也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虽然现在都已经“脱帽”但资金筹措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财政投入少,学费也不可能高,必然导致生均经费低下,难以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也难以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基层。相反,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因为待遇问题远走他乡,被一些相对富庶的地方中小学以“人才引进”方式“挖墙脚”。
不仅在教师层面存在被“掐尖”现象,学生层面同样也存在“掐尖”问题,这与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息息相关。
在过去,教师的流动性不容易,而现在则比较频繁。基本态势是沿着不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轨迹由乡镇到县城,再到省城,乃至外地,呈现的是一种“向上”移动轨迹,久而久之,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就出现“空心化”“高龄化”趋势。与之相适应,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者市区教师到郊区支教,并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基本上是“短期化”,这种“向下”移动只能解燃眉之急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听说公费师范生政策已经实施十几年了,从政策设计的初心看,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也包括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相对好一点的学校培养的公费师范生基本上是去了省会城市的高中,其中不少还是重点高中。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去农村学校,不愿意去基础薄弱学校。所以,2021年开始,推出了一个“优师计划”,每年一万个名额,毕业后直接去脱贫县、边境县中小学工作6年,效果怎么样还需要拭目以待。
客观地说,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是比较明显的,囿于经济实力的差距,在各种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可谓泾渭分明。我有高中同学分别在郑州市、武汉市等省会城市中学任教,我看他们每年暑假都有到上海、重庆、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学习的机会,一般一周,费用4万左右/人。再看看我侄子、堂兄等,他们在农村初中任教,就没有这种机会。这就是差距。试想,如果没有经常更新教学理念,了解先进教学方法,怎么可能教好学生?试想,如果图书资料捉襟见肘,备课仅仅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简单在某度查资料,连电子文献搜索的条件都没有,怎么可能教好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的掣肘。
就基础教育而言,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另一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高中阶段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而且,课堂外的补习(尽管从2021年开始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整肃)、赴县城乃至省城就读的陪读、高考失利或对结果不满意情况下的复读、个体性教学资源的获取......都是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作后盾的。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和城镇居民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落差,通常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支出看,农村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理论上用于单子女身上的费用更多,多子女身上的往往更少,这就使得一些家庭往往牺牲一个或一部分子女接受教育,或者在相对平均使用力量后因为摊薄而发生低质量的均衡化。再有一点,越是农村地区,各种随礼越多,甚至发生农村建楼房打地基、上预制板、竣工都得随礼的现象,还有的地方发生母猪下崽都要随礼,看起来是你随我的礼,我随你的礼,礼尚往来,但一进一出,基本上都浪费在大吃大喝上了。本来就收入低,支出还不菲,导致失衡,用于子女接受教育——更不用说优质教育——的空间就收窄了。
——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人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以父母职业为因变量,以孩子能否取得良好学业成绩进而考上名校为自变量,亦即“学霸”和父母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父母的职业是教师或者公务员,更容易培养出“学霸”,而父母如果是农民或无业,养出“学霸”的概率是垫底的。
绝对不是农村孩子智商堪忧,也不能说农村孩子不努力不追求上进,也不能说父母不望子成龙。那么,农村家庭在家庭教育环节究竟缺失了什么?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却极为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恰恰碰到两个重要的心理叛逆期:一是3岁左右;二是13-18岁期间。在前一个阶段,孩子基本上是在父母身边,但在后一个阶段在许多农村家庭普遍性存在子女与父母的“空间疏离”,也就是在孩子初中、高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因为父母的“离场”使得那种教育变成隔靴搔痒式的教育。当把对子女的爱与关怀、教育让渡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乃至其他亲戚,或者放任自由的时候,孩子在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就可能失去或减弱对读书的敬畏心。
父母为生活在奔走,到县城,到省城,到外地,少则几十里,多则几千里,短则十几天,长则几百天,没有办法与子女朝夕相处,也就谈不上事无巨细事事关心、时时关注,更谈不上耳提面命。而且长久分别后,父母与学校的联结少了,难得回家后,往往是逢年过节,见的人也多,说的是喜庆事,真正了解孩子内心浅尝辄止,对学业的关心也是浮光掠影。在孩子成长最重要阶段父母的缺席,或许是孩子成长路上难以弥补的缺憾。
还有一个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了解Z世代的特征,不了解现代教育方法。丝毫不怀疑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浓浓的爱,但许多父母习惯于用赚更多的钱花在孩子身上并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以为这就是爱的表达。殊不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极为丰富的,他们虽然在父母提供的相对优渥的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快乐,却不能在精神层面更加愉悦,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对父母的抱怨,发生情感对立。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对来自父母因为“离场”而减少的有限教育在效果上打折扣。
——“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
在农村,“读书无用论”一直是有市场的,但在过去和当下的背景不同。
过去,农村家庭很多人家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那时也没办法出去务工,大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普遍比较困窘,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再继续了,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初中,觉得是一块读书的料,再去冲一冲高中。由于那时招生规模比较小,农村孩子成为幸运儿寥若晨星。既然大多数孩子即使读了高中还是要回家务农,许多人就觉得读书是浪费青春,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农村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基本上是一般学校,加上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不断扩招后大学生如过江之鲫,在职场竞争力不强,从本益比或时间、金钱等投入与实际收获的比值看,有些人没有从“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角度考虑,觉得上大学与没有上大学似乎没有明显差别。于是,“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人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在行动上往往就会表现出来。当部分父母认为“读书无用”时,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出发,就会减少付出,以求内心的平衡。本来农村教育基础就薄弱,再抱持得过且过的想法,孩子要想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湖北教师到西藏支教孩子高考的政策
西藏自治区还出台了《关于进藏人员子女、非直系亲属报考高等院校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一、对在藏工作的进藏干部(包括援藏干部)职工的亲生子女,其户籍在藏的,可以报考区外高等院校;二、对符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改革西藏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入户条件的规定的通知》规定的直系亲属,户籍迁入西藏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内外高等院校;三、进藏干部职工(包括援藏干部)和按照规定将户籍迁入西藏人员的非直系亲属考生,以及以其他理由将户籍迁入西藏的考生,只能报考区内院校或区外非重点院校;四、长期在藏工作的进藏干部职工依法收养的子女和抚养的非直系亲属从小学至高中在藏就读的,可以报考区内外高等院校。对符合本规定第一条、第四条的考生,按父母或抚养人在藏服务年限,在招生录取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加分照顾;考生户籍审查工作实行责任制管理,各级招生办应当严格审查考生的户籍原件并保存复印件备查。
以上就是成人高考难不难,多少分能录取?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涂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