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涂社小编整理了孩子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孩子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好! 中考日渐临近,你一定也和你的孩子一样,处在紧张临战状态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有些孩子目前在学业方面的表现有些不太尽如人意,如果在最后关头,孩子不能迎头赶上,则很有可能在中考中失手,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或许此刻有些家长朋友正为孩子的学业成绩上不去而发愁,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假如中考揭榜孩子真的考不上高中,那可怎么办呀?越想越急,越急越烦,越烦心越乱,心越乱就越没辙,没辙就产生强大的精神压力,有些家长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我非常理解这部分家长的心情,假如孩子真的不幸中考落榜,烦有何益呢?此时此刻,家长应该冷静面对,坦然接受这一切,通过深入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对于家长来说,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家长如能改变观念,调整思路,另辟蹊径,寻求一条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或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片全新的天空,会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希望的光明的未来。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中考落榜后,呆在家里闲着不是办法,找点事做年纪年尚小,所以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落榜的孩子继续上学。虽然没考上,可家长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孩子上普高。可他们或许没考虑到,普高课程负担重,难度加深,学习压力加大,竞争更加激烈。孩子由于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学习感到更吃力,虽然一直苦苦追赶,却无力回天。如果为大人逼迫而上普高,孩子更有可能消极应付,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会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勉强而为之。其结果将会使孩子形成日益强烈的自卑心理,厌学情绪不断增强,有些同学还难以为继而中途辍学,有的就是勉强坚持读完了三年高中,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家长之所以有这种选择,还是由于陈旧的成才观影响的结果。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上高中,考个大学,有个本科文凭,学历层次上去了,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家长还希望孩子将来通过不断深造,成为优秀人才,成就一番大业。由于受这种根深蒂固的“精英意识”传统人才观的影响,许多家长总是让孩子往普高这条路上挤,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塞车”。
家长之所以想让孩子上高中,恐怕多是想孩子将来考大学,最好能考上个本科,好找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就算孩子坚持三年,高中毕业后,如愿考上了个一般本科,那又如何呢?大学本科毕业生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吗?前些年,大学扩招让更多的学子圆了大学梦。随着第一批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少人就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甚至无法找到工作,最后只得降格以求。与此同时,中职、技校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而言却呈现良好的势头,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背景下的技术工种的中技毕业生竟然供不应求,甚至尚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也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工薪竟然比大学本科生还要高(详见后附相关新闻报道)。
如果高中毕业后,连本科都上不了,那只得上大专或者高职了。大专生的就业前景就更不妙了,而高职的就业渠道与初中专和职高相同。无论是算精神帐还是经济账,这都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与其让孩子高中三年受累,到头来还得学两年大专或高职才就业,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孩子初中毕业后选择一所理想的中专或职高,集中心思学一门热门的专业技术,反正更具就业优势。
一是感觉“面子”过不去,也还是传统的人才观在作怪。有些家长由于没有摆正思想认识,得失心太重,甚至把孩子成绩的好坏与自己的“面子”联系起来。因为现在人们有种偏见,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上中专、职高,假如自己孩子上了那样的学校,有些家长会因此觉得是件“丢面子”的事,人前人后都没底气跟别人说,甚至有比别人“矮一截”的感觉。有些家长也就抱着孩子落榜了,实在是没地方去,才做出上中专、职校这一“无奈”选择。
二是选择学校不当。由于职业教育已市场化,各类职业学校层出不穷,为了生存需要,有些学校并没有扎实办学,主要精力并不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就业门路上,而是采取经济刺激等短期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把招生和就业当作谋利的手段,招生把关不严,致使一些品性不端的学生混迹其间,造成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学质量低下,个别学校连学生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个别学校还发生了办学者收取学生学费后,卷款逃跑的恶性事件。这些恶劣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极大的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声誉,更给家长和学子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这也是不少家长对中专、职高另眼相看,不让自己的孩子放到那样的学校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选择专业不当。中专、职高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与专业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热门专业,由于培养成本高,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开办得了的,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这样的专业,可本专业起码的教学设施都没有,实训条件不具备,学生学习完全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空有其名,不能适应实际操作的需要。为此,一些中专和职高便大量开设一些投入少、见效快、实践性不强的低办学成本专业。一旦家长为孩子选择了这样的专业,就业前景就大打折扣。
亲爱的家长朋友,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最终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而落榜,千万不要因此而对孩子丧失信心。此刻,正确的选择比什么都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教育孩子落榜不落志,重新振奋精神,找准人生的新坐标。只要坚定信心,找到一条适合走自己的路,人生风景依然精彩无限。如果愿意把孩子培养成为身怀一技之长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选择一所理想的中专或职高,或许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思考,后面列出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供家长朋友参阅。
如果家长朋友想就孩子人生设计的相关问题继续深入交流,我愿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你们忠诚的朋友:童济宇
如何避免被退档
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退档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政策性落榜
-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
预防对策: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这是考生最不应该犯的一类错误,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自己要清楚;严格按照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两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保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考生对所保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比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比较高,外语、外贸专业队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的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保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录取实行“分数优先”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会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被录取的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分专业和最高分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小年会交替出现,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预防对策: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例小于一,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设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几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期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学涂社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高考专家指导:怎样正确认识和规划高考志愿
学涂社(https://www.cjqi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专家指导:怎样正确认识和规划高考志愿的相关内容。
一、志愿填报,理清思路:
根据多年的实际招生经验看,家长或考生选择志愿的心理有以下几种:
1、保证录取:持有这种心理的考生和家长以保证高考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其中很多家长经过多年的煎熬,竭尽了全力,已经无法继续承受这种压力,孩子也已经接近厌学的程度,急于结束高中阶段的学习,开始崭新的生活。实际上,除了因无法解决的困难,难以继续承担各种压力的家庭以外,更多的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对父母,终究是一种解脱。
2、重视就业: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把将来孩子毕业后就业是否好,待遇是否高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因为现实生活中因就业造成的生活水准差异性非常明显,甚至有天地之分,穷富之别。持有这种观点的绝大部分家长对不同行业的收入情况比较了解,甚至也是由于自身的工作感受,体会到上好大学不如找到好单位的实际现状,如果考生成绩优秀并且有一定的志愿选择空间,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
3、满足性向:除了个别有志向追求的考生以外,这部分考生多半个性较强或者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天赋,在家庭中也没有感受过什么是生活的压力,无忧无虑。他们往往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考虑。需要提醒的是,只有那些具有个性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而家庭情况一般的考生眼三思而选,盲目选择的未来之路仍然充满艰险。
4、降低成本:近几年很多大学设立了学费高昂的专业,可以说是专业中的奢侈品,四年的费用非常可观。上这样的大学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父母所承担的沉重压力。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兼顾就业方向最好。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是最好的投资。
5、首选名牌:这基本上是以中学为主导的,一些高分学生不自觉的以此为唯一奋斗目标,而且在不少考生家长心目中也一直以名牌大学为首选,择其手段,倾尽全力,其他因素求其次,忽视就业和性向因素。
总之,如果考生没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条件和要求限制,可以将升学与就业或性向与成本等几个因素适当兼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选择志愿。
但无论立足于何种考虑,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和专业,这就是填报志愿的问题。高考志愿的选报是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在此仅从自己的经验谈一些看法,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二、正确分析,科学规划:
(1)合理定位:首先,家长、老师要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考生的综合实力,为考生合理定位,预测考生高考的大致位置。例如所在中学的教学水平如何?历年的与考生为此相当的学生高考录取情况?该考生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的情况?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模拟考试在什么分数段上,上下幅度如何,有何特长,是否有照顾分数及应试的心理状态如何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考生的综合实力。
(2)确定目标:首先要选择好第一志愿,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所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以及专业历年的录取情况。如录取分数的上下线、平均分、录取的比例及今年扩大招生的规模等等,注意级差,拉开梯度。填报第一志愿既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又要积极大胆、敢于突破;对第二志愿的选择则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录取规则提供的机会,合理使用,既要大胆追求又留有余地、小心谨慎,又要有的放矢确保稳妥。
(3)运筹帷幄:要分析目标院校招生录取规律“大小年”的情况,即分析某校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的变化,尤其是平均分以下部分生源的情况,找出相应的规律。一般来说,虽然各高校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录取分数范围,但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在不同地区出现例外。如某年某校考生报名人数减少,生源不足甚至出现断档,整体录取分数水平降低,结果第二年报名人数往往骤增,录取分数又大幅度提高,导致的后果是第三年又没人敢报了,致使一些知名高校的录取分数产生高低起伏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大小年”的现象。考生和家长要从近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分析高校的录取分数,结合招生计划投放情况等因素作出趋势判断,既能抓住机会又可以减少志愿上的失误。
几点提醒:
1、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和规定,如招生计划、报考条件、体检规定、政策加分、就业状况等可能对录取产生的影响,把这些因素作为填报志愿的参照来统筹决策。充分用好各地各取的高考参考资料,如北京的“大厚本”和“区薄本”等。
2、对于最后需要确认志愿的方式,不管是纸上还是网上填报志愿都要细致、耐心、认真、镇静,对于姓名、学校、考生号、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是否服从调剂等等,填写清楚准确,要符合技术要求,并留有备份,千万不要在这些方面再出问题。
3、考生和家长要端正心态,理性决策,既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消极对待。类似幻想、冒险、固执的心理以及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眼睛只盯在最好的院校或专业,填报志愿过高,往往致使孩子力不从心,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片面求稳、保守、犹豫的心理,以及过低估计考生实力,缺乏自信也容易错失良机。
4、理性对待大学排名,认清“211”、“985”的意义和作用,不能盲目崇拜和追求高校院士、重点学科和国家实验室等数据指标。更要合理认识冷热门院校和专业,冷热门专业只是相对而言,入学时的冷热门并不代表毕业时的冷热门,冷和热往往是概念性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更何况大学本科教育主要是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5、慎重抉择、合理填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了解,家长考生基本上有了一定的设想。在反复分析、合理定位、统筹规划好志愿方案以后,最后都要落到实处。无论是那个批次,无论是哪个志愿,在对待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选择时,都要首先考虑服从调剂。当然,填报志愿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恰到好处、大义凛然的选择放弃,既可以放弃某些志愿,也可以放弃某些服从,这需要学问和胆略,要慎重使用。
6、志愿最终选择确定最好由考生认可,家长不能越俎代庖,毕竟高考是属于考生的行为。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多交流多沟通。要明白家长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孩子不一定喜欢,不要强迫孩子,而应因势利导,讲清道理,理解和认识高考的残酷性,给孩子更多的参与选择的空间,以免留下遗憾和抱怨,同时家长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避免造成感情和关系的裂痕。
三、政策把握,重中之重:
前面的直击高考系列文章中我反复强调过,考生和家长对于院校招生章程要仔细阅读、深刻领会、避免失误。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有效形式,是高等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有效形式,是高等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都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自主制定本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分专业招生计划及说明,外语考试语种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联系电话等信息。
教育部在每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表述规范,且必须经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高等学校招生章程经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且不得擅自更改。民办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宣传(广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隐瞒办学类型、层次的简称。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等学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高等学校都会以适当的方式公布本校的招生章程,各省级招办也会汇总、编辑有关高等学校招生章程中的主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全面了解高等学校的情况,重点对招生章程应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只有在仔细阅读并全面了解高等学校招生章程的有关内容何规定后,才能填报自己的志愿。
对于考生来说,《招生章程》非常之重要,而录取规则中的主要内容又是《招生章程》的重中之重,是核心所在,以至于为落实教育部将招生章程中有关主要内容向社会及考生公布的规定时,将其称之为“录取规则”,就非同寻常。因录取规则带有专业性质,非专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更难于把握,而其余的主要内容则相对较容易掌握。在“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中,通过“对于专业级差的规定、特殊类型招生、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规定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办法”等这些具体的规定内容,给了广大考生及家长以具体而明确的定义。
所以高考填报志愿不能跟着感觉走,而必须针对不同院校“抓住招生章程精髓,运筹帷幄决胜高考”。正因为如此,报考志愿的专业性解读、个性化指导就更加有实际意义了,专业性填报志愿技巧便由此而产生,以上观点仅供参考,祝家长考生决胜高考!
以上,就是学涂社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孩子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涂社:
www.cjqia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