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00:57:10 | 学涂社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学涂社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学涂社(https://www.cjqi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的相关内容。
选专业时,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如何选择适合女生的专业?你好,女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很多,但并不是所以专业都适合自己,对于专业的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未来规划等等,那么具体女孩子适合学什么专业呢?1、铁路或者航空类专业这类专业对学生本人会有一定的要求,但只要身体素质达标的话,报考这类专业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国内近几年正是高速建设时期,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如果对铁路或者航空
高考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专业?1.专业的实用性高考生选择专业的时候,要考虑专业的实用性,不要选一些花里胡哨的专业。很多专业听着很好,但实用性不强,毕业之后没有可选择的岗位或者有岗位,但都是一些闲职,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所以,高考生要选择一些实用性强的专业。大学期间学习课程的时候,要重视实操。2.专业的发展前景高考生选专业的时候,要重视专业的发展前景。发展前景是一个专业未来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1、专业介绍专业简介:这个专业主要学什么,核心研究方向是什么。培养目标:这个专业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哪些领域需要这方面人才。培养要求:这个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学科要求:这个专业对某一学科要求较高,例如一些计算机类专业对数学科目要求较高。知识能力:这个专业需要储备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通过以上这些信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专业的技巧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首先需要进行个性和兴趣的测评,了解专业方面的信息,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学科等,了解学校的信息,查询与自己感兴趣的某个职业的详细信息,根据自己最后探索出的学校、专业、职业,自己做出最后的决策。填志愿如何选择选择专业识专业,从专业体系开始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作为高校教学
高考填志愿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高考填志愿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决策过程,需要考生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职业前景、专业特点、学校实力等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个人兴趣与爱好: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动力和满足感。考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平时喜欢的课程、活动或是业余爱好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职
2022高考志愿怎么选专业才合适?该如何选择?经常说兴趣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假如对这些技术专业没有兴趣得话,在学习的时候会丧失平衡力,学习效果还会减少,如果遇见了自已没什么兴趣的技术专业,或许对培训都没有热情,我不愿意积极地提升,所以我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技术专业,高校如同初中和普高一样,学习需要教师,高校彻底是靠自己的主动,老师也不容易对你过多干预,因此,挑选高校技术专业的情况下。应当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捷克留学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捷克留学专业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过程,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你的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还涉及到文化适应、语言能力和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建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自我评估:兴趣与热情:首先,思考你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哪些话题能激发你的热情。选择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可以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动力和好奇心。能力与技能:评估自己的
2024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专业有哪些建议2024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的时候,可以参考“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选择那些有学科优势的院校。注意该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性格、身体条件、学习成绩、位次等,筛选出可以报考的专业。2024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符合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且满足专业报考条件是选择新增专业的基础。在作出选择前,建
2023-04-17 14:09:22
2023-10-18 06:13:44
2023-10-14 06:35:05
2023-10-18 06:23:44
2023-10-18 06:35:57
2023-04-12 18: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