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2024-04-09 14:25:01 | 学涂社

学涂社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2022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在一个月后开始笔试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考试内容在考试中的难度虽然不大,但在复习阶段的知识点内容可是相当庞大,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吧!

21、认知发展论: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1)同化:指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图式只发生量变,并没有产生质变。。

(2)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改变或调整自己原有的图式。

22、认知风格: 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场独立型:习惯性地或偏爱地侧重从外部环境中搜索信息,由于这种搜索过程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就表现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

(2)场依存型:习惯性地侧重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必要的信息,因此就表现为“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

2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的联结中,个体习得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4、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5、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26、学习策略: 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认知策略: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①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②精加工策略: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③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27、知识的学习: 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3)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词汇学习)

(4)概念学习: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5)命题学习: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符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是陈述性知识掌握的高级形式。

28、品德: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道德认识:核心成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如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和差耻感。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

(4)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29、德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0、心理效应

(1)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2)首因效应: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3)近因效应:因某件事影响对某人的印象。

(4)自我中心效应/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笔试还应考查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学涂社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按学段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

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意志与认知的关系是怎样的

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们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方式和方法。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做出种种意志努力去克服它,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是怎样的

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首先,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比如,热爱学习的学生会很高兴的学习,不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每次考试也都能考高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即使家长严厉逼迫也不管用,缺乏主动积极的意志活动的参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比如:小明考试时,强忍着肚子痛,完成了语文考试,是意志对情感直接控制的例子。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

以上就是学涂社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意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个性2.自我意识3.需要4.动机5.兴趣6.气质7.性格8.能力9.智力分化论10.智力复合论11.智力内容变化论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

2024-03-08 10:50:07
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1.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行为表现,因为在言语和行为中,行为更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个性。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

2024-04-08 16:01:20
教师资格证考试短时记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短时记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招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招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最能够解释“孟母三迁”这一典故的教育理论是()。A.人本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2.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A.视觉编码B.语义编码C.听觉编码D.情景编码3.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

2024-03-10 19:01:17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训练试题(判断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训练试题(判断题))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2022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在一个月后开始笔试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考试内容在考试中的难度虽然不大,但在复习阶段的知识点内容可是相当庞大,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常见考试名词内容解析吧!21、认知发展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

2024-05-08 19:08:0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4(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4)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4(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4)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48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8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83、认知策略:是

2024-06-08 16:26:55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全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全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是必须要参加的考试。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考试科目、获取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

2024-04-03 17:20:22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详解中学的教师资格证分为初中各个学科教师资格证和高中各个学科教师资格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中学每个学科必考的内容,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难度更大一些,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重点是中学教学、中学学生心理、中学德育。综合素质相对比较简单,大题一般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念。

2024-04-10 07:20:10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解析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是必须要参加的考试。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考试科目、获取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

2024-03-09 13:10:12